这个时候,如果提王哲之类的话或者是拍马屁,那真的是蠢到极致了,提王哲,这不是代表告诉领导,领导我知道有人在你面前打小报告,你当他是放屁,不要听,这话能说吗?
当然不能说,这样不就表明领导在你心目中是个听信谗言的小人吗?
拍马屁这种事情得分人,好大喜功的当然受用,但是对于杨宪安这种干实事的人来讲,还是别来这一套,这会给对方更差的印象。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就事论事,不要反驳,不要疑问,陈述事实就好,然后表明态度,具体对方会怎么想,只能看自己说话的艺术了。
“杨书记,您上午在会上的那些话,实在是振聋发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接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调研项目,而是一个关乎咱们关芸一百多万群众生计的事情。”开场的套话,还是有必要的,这不属于拍马屁的范畴,而是为了拔高自己说话的站位。
“我们公司是刚刚成立的,这点相信您也有所耳闻,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公司来讲,我们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说句实话,当时我是又意外又惊喜,没想到竟然在没有跟贵县沟通过的情况下中标了。”许言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表明,自己根本没和这边的人有接触过,关系户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听到这里,杨宪安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他皱着眉头问道:“你们没和商务局那边沟通过?”
许言心里一动,这情况杨宪安竟然不知道?嘴里连忙说道:“这点我确实要反思,当时是觉得没机会中标,所以没重视这个事情,等中标之后再想沟通,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这里表面是自我批评,实际上还是在强调自己没有接触过这边的人。
杨宪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你继续。”
“好的,其实说起来,我和咱们县还挺有缘的,我之前在给赣西那边做脱贫工作汇报的时候,还研究过咱们县里的产业链,当时就觉得,惊为天人,在夹缝中发现商机,在混乱中趟出道路,这点不得不佩服咱们县里的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的能力。”
这话让杨宪安来了兴趣:“你还做过我们县的产业研究,你说说,你怎么看待我们这边的产业的?”
这个问题,让许言终于来了劲,讲了半天终于到正题了,为什么要提这件事,就是要让杨宪安问出这个问题,只有对面问了,自己才有机会说出更加专业的分析来,这样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公司并非没有实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