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后,四子草舍前面,张仪闷坐于草地上,苏秦坐在离他不远的石几边看书,远远望见鬼谷子、玉蝉儿并肩走来,紧忙招呼张仪,拱手揖礼。鬼谷子、玉蝉儿走过来,在张仪旁边的草地上坐下。
苏秦、张仪见了,依序坐下。
张仪偷眼望向玉蝉儿,恰好撞见她的目光,脸上一红,一颗心噗噗狂跳不止,转过头去。
鬼谷子望向张仪:“张仪,适才见你心神恍惚,可有所思?”
张仪脸上燥热,急道:“弟子在回味先生所传的揣、摩之术。”
鬼谷子笑道:“哦,可有感悟?”
“揣即审时度势,摩即窥人心事。”
“呵呵呵,”鬼谷子点头笑道,“这么解释,倒也简明扼要。悟至此处,已属难得。常言说,知己易,知彼难。揣、摩之术,旨在知彼。你二人若能灵活运用,对手的形势、心事就会了然于胸。孙武子曾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如果知己知彼,就一定百战不殆吗?”
鬼谷子摇头。
“既然如此,”张仪问道,“孙武子之言岂不有误?”
“孙武子此言,旨在强调知情。如果知情,如果做到知己知彼,你就可能取胜。否则,你只能是一败涂地。”
苏秦又问:“如果知己知彼,捭阖之中可有取胜之术?”
“有两术或可助你取胜,一是权,一是谋。”
张仪急问:“何为权、谋?”
“权即权衡,谋即筹算。权衡是依揣、摩所得,权衡利弊、得失,决出是否出言,是否出手。至于如何出言,如何出手,则需筹算,就是谋。”
“先生是说,权即何时言,谋即如何言。”
“正是。”
张仪心里一动:“请问先生,如果揣摩已成,得失已权,如何出言,可有依循?”
鬼谷子呵呵一笑:“当然,捭阖道术,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权,则可决定如何出言。一般说来,当因人而言。与智者言,依博;与拙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与富者言,依高;与贫者言,依利;与贱者言,依谦;与勇者言,依敢⋯⋯”
张仪恍然大悟道:“先生是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正是。”
“那⋯⋯如果不是出言,而是谋事呢?”
“也有所循依。一般而言,谋阴不谋阳,谋私不谋公,谋奇不谋正。”
苏秦垂头,喃喃重复:“谋阴不谋阳,谋私不谋公,谋奇不谋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