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勾栏唱曲 【1 / 2】

杜皮暗骂自己蠢蛋,当即乖乖坐好,继续听曲。

又一曲后,李恪问道:“可会《精忠报国》?”

杜皮的耳朵一下子竖起来了,靠,《精忠报国》?我的!

田巧儿的眼神一下子亮起来了,忧伤的脸上,也首次有了笑容,这一笑,很美,她笑起来时,就连脸上的小雀斑都在笑。

“巧儿会!”

田巧儿操持琴弦的手,都灵动了许多,李恪也坐正,随曲而歌之,这首《精忠报国》是杜皮喝多了,在李世民的寒食家宴上唱的,被李孝恭李道宗两兄弟推广至军中,曲调独特新奇,昂扬激烈,内里有强烈的爱国征伐的思想,一下子就传遍了大唐,在勾栏也是常见曲目,只是杜皮并不知道这个。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李恪和杜雨都在唱,杜雨的高音唱的比李恪还好,杜皮这个原唱,有点无语,撇了撇嘴,觉得风头都被抢光了。

这一铺,压上,杜皮喝了一杯童子递来的酒,气哼哼的想着,这一铺,赌风头,这个时代,没人能比我懂音乐,绝对没有!

曲毕,田巧儿的脸上挂满了笑容,给李恪和杜雨鼓掌,老鸨看到气氛好了许多,感觉阿谀道:“我们巧儿啊,那真的是巾帼女子,哎哟哟,当年啊,那些狼人被打跑后,我们巧儿,还捐献钱银给做军饷嘞......”

老鸨说的是“渭水之盟”的事,李恪的脸冷冽了下,当年那事可是禁忌,“渭水之盟”是李世民一生的耻辱。

贞观二年,天灾横行,突厥狼兵压境,李世民布疑兵才忽悠住了颉利可汗,渭水之畔,斩了白马,赔粮赔钱赔了人口,才让颉利可汗退了兵。

后来,大唐奋发图强,却遇到天灾不断,李世民不得已向民间借钱,有借不还的那种,爱国人士纷纷捐献,没想到,田巧儿也捐了,看样子还捐了不少。

“巧儿,你喜欢音乐....啊不,喜欢乐曲?”

杜少疏喝了点酒,就抓住了重点。

田巧儿重重的点了点头,看到田巧儿点头,杜皮觉得,这把稳了。

“《精忠报国》是男人的,我送你一曲,此曲才是女孩子家家唱的。”

杜皮微醉道。

田巧儿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可思议,问道:“公子还会弹曲?”

这个时候,小机灵鬼李恪立即打起了助攻,道:

“哈哈哈,少疏词曲天下第一,刚才的《精忠报国》就是出自少疏之手。”

田巧儿更是一脸的疑惑,心想,莫非二狗哥的朋友是宫中的顶顶好的乐师?

想到这,她就让开了位,杜皮又喝了口酒,抚琴而上,李恪感叹道:“今晚少疏再抚琴,长乐怨本王深矣。”

“巧儿,听好了,这首词曲,少疏哥单单送你。”

杜皮勾了勾琴弦,清了清嗓子,一股幽怨的曲调便出现了。

这首古风曲,跨越了1500年的时光,来到了大唐贞观。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