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册》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文档wendang.cc
七年战争包括30余次会战,它对军事学术的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当时欧洲军队盛行的分兵把口式的"警戒线战略"和以威胁敌军补给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以及呆板的线式战术的缺点。这些战略战术是封建雇用军时代的产物,适合于军队人数少、代价昂贵(补充不易,打掉了非常可惜,因而必须千方百计避免决战,保存实力)、对补给线依赖性极大等特点,并且曾经在17世纪以来的一些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到七年战争时期,随着各国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军队人数增大,火力加强,后勤补给制度也不单靠补给线,因而一味照搬过去的战略战术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新的历史条件呼唤集中兵力、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决战战略来取代警戒线战略和机动战略,同时呼唤便于利用地形地物发扬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较灵活的战斗队形和战术来取代死板的线式战术。不仅陆上作战的线式战术有这个问题,海上作战的线式战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七年战争在这些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仔细分析这次战争中某些会战的胜负原因,可以看出几十年后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臻于完善的决战战略和疏开队形的端倪。
玛丽娅·特蕾莎(德语:MariaTheresia;英文全名:MariaTheresaWalburgaAmaliaChristina,1717年5月13日-1780年11月29日),又译玛丽亚·特蕾西娅,奥地利大公(1740年10月20日-1780年11月29日在位),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的妻子。
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之后,玛丽娅·特蕾莎依照《1713年国事诏书》规定即位,成为奥地利首位女大公,但却遭诸侯反对,为此爆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5年使其夫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8年以割地为代价取得普鲁士等国对其王位的承认。统治时期,实行开明专制,并进行各项改革以增强国力。1756年联合法国、俄国发动七年战争,对抗普鲁士、英国,最终未能收回西里西亚。1765年弗朗茨一世死后与其子约瑟夫二世同掌朝政。1772年,奥地利参与第一次瓜分波兰 。1780年,玛丽娅·特蕾莎病逝,享年63岁。
玛丽娅·特蕾莎使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重现并焕发了活力,奠定了奥地利大公国成为现代国家奥地利帝国的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1717年5月13日,玛丽娅·特蕾莎出生在奥地利大公国首都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中。是32岁的奥地利大公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与皇后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伊丽莎白·克里斯蒂娜当时在世的唯一子嗣。
查理六世继承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王位,深知西班牙在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国力衰竭的情况。为了确保王位世袭权,查理六世在1713年就颁布了《国本诏书》,当时他没有后代,他的兄长约瑟夫也没有男性后代,只有两个女儿。查理六世在这份诏书中特别强调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希米亚不可分割,如果没有男性继承人,则应由长女继承王位。为了得到欧洲列强的保证,查理六世同意神圣罗马帝国的王位可以按照《金玺诏书》的规定,从七个选帝侯中选举产生,该诏书在帝国会议上得到通过。但因当时通行《萨利安法典》,禁止女性继承王位,所以这种王位安排需获欧洲大国承认。查理六世通过秘密外交和割让土地,先后使奥地利同俄国、普鲁士结成联盟。1731年,英国、法国也相继承认《国本诏书》。但这份诏书对诸侯缺乏约束力,奥地利名将欧根亲王临终前也说过:"要富国强兵,不能过份信赖'国本诏书'。"
查理六世本来满心想生一个男性继承人,但等来的却是个女儿。1718年,另一位公主玛丽亚·安娜降生了。1724年,他们又有了一个女儿玛丽亚·阿玛莉亚(活了6岁)。此时皇帝已经39岁,他再也没有得到一儿半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忍者记事》《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宝珠也想不到[重生]》《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灾变卡皇》《游戏搞到一个亿》《任务又失败了》《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文豪1978》《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
时代战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文档wend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