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少爷又犯病了【1 / 2】

古代所谓的盛世,也就是不打仗,大部分老百姓能够温饱罢了。

要是有人以为鼓吹的盛世就是人人丰衣足食,家家户户米粮吃不完,馒头吃一个丢一个,衣服一年四季都穿新的,赵颀绝对会吐他一年。

即便是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中国还在打扶贫攻坚战,还在为几千万的农民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努力。

所以在古代,普通百姓穷一直就是常态,不穷的时候很少。

不过宋朝在中国所有的的封建王朝历时当中,算是一个比较异类的阶段。

打仗怂到没底线,但国家却一直很富,而且民间也很富有。

大宋三百年时间,百姓因为穷的活不下去的很少。

唯一两次算是比较大的农民起义,一是宋江,二是方腊。

但这两次起义和穷都没啥关系。

宋江一伙人都算是强匪,杀人放火开黑店,打家劫舍对抗朝廷,梁山泊好汉就没一个是因为穷才上山为寇的,之所以还被后世人津津乐道,讲的就是一个义字,而中华数千年传承,即便是尊为正统的儒家,也一直推崇仁义礼智信,因此梁山泊好汉的行为,才会作为一种正面形象流传下去。

至于方腊,就更不是因为穷了,方腊本来是一个大漆园主,而且和东南沿海贩卖私盐的组织联系紧密,加上贪官污吏太多,官府为了花石纲的确搜刮的有些厉害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便起义造反,给当时正在和金国打仗的大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而不管是宋江还是方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政治纲领和目标,也并没打算推翻宋王朝的统治,只是想让大宋朝廷受到压力诏安他们,改变不断被盘剥的地位。

而方腊起义,也的确动摇了大宋的统治,造成东南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让已经将经济中心往东南转移的大宋遭到了重大打击,方腊起义被镇压之后不到十年,金人便攻破开封,点了大宋王室的全家桶。

要不是外面还漏掉了一个康王赵构,宋朝其实在靖康之耻之后已经灭国了。

但死而复活的南宋,虽然偏安一隅,只剩下残山剩水的半壁江山,但依旧工商业达,引进占城稻,利用有限的空间展农业,使得大宋凭借这半壁江山又坚持了一百多年,而且还生生拖死了金国这个大敌。

国不强,但民心安稳富足,这就是大宋的奇特状况。

赵颀靠坐在窑洞墙根下呆,而那个衣衫破烂瘦弱不堪的小竹则在生火做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