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荒野中的城邑【1 / 2】

伊洛盆地由西南方的秦岭主脉末端和东北方向的伏牛山脉围成,其间由山脉支系和河流分割成大大小小互相嵌套连接的若干小盆地和谷地。

华用了一天时间,在系统自带的地图模块帮助下,找到一个满意的所在,地点就是后世汝阳县县城的位置。

这是一个拥有约四十平方公里平原,呈“7”字形的盆地,“7”字的拐角处有朝向东北的唯一对外出口。出口外是个喇叭口状的谷地平原,而喇叭口正对着汝水谷地的西北端。

盆地内,数条溪流从四周山岭淌下,在盆地中心处和自大山深处冲出的一条小河汇集在一起。流淌整个盆地平原地区,在东北端的出口处泻出,经过“喇叭口”平原,转个弯后向东南方泻去,这就是汝水。

华之所以选择了这个地方,除了看中其地理险要,更重要的是系统地图显示,沿着汝水谷地南下百里即达后世名为平顶山的地方。

华做为前世有地矿专业学士学位的人,当然知道平顶山是中原地区唯一矿资源丰富之地,有铜盐之利。

华来到盆地出口处的小河畔。调出系统面板的物品栏,一个建城令的图标已赫然在列,意念点开后。出现一个操作界面,展现出该区域的俯瞰图像,可以让华指定城邑的具体位置,华将城邑位置设置好后,又跳出个提示对话框。

【将城邑建在此处,你是否同意?】

华有点担心的向系统问道:“此处会不会有山洪的风险?”

“不会,以近三百年的天文水文数据分析,这个概率非常非常小。”

华这才放下心来,意念点击了【同意】。

将城邑建在盆地出口处,而不是盆地内有几个理由,一是可以当关碍用,可保以后盆地内的耕地,村落无人来打草谷。二是可防止敌方切断或污染城内水源。三是可防止敌方仅用极少兵力就能轻易堵塞关口,把己方困在盆地之中。

流光逸转间,一座城邑已经矗立于山隘一侧,原藏身此间的小兽飞禽四散而走。

整座城寨的围墙是原木在夯土地基上搭建而成,高约七米,四角建有高约九米的角楼,墙头有宽约三米,木架所支撑的甬道。

近二十米宽的汝水河道从城邑的西墙底部水洞而入,东门底部水洞而出。当下是枯水季节,只有河道深处有一不到五米宽的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